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说课稿 > 小学语文说课稿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 正文
2019-01-20 17:45:31 下载试卷 标签:北师大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说课稿
三、 说教学程序
1、我先由谜语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学生猜出后,让学生自由谈一谈自己对时间的认识,从而和作者产生共鸣。我随机出示课题,让学生质疑,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景中去。我这样导课的依据是新课标对三、四年级阅读能力所要求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古人云: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生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同时,为了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带着质疑探究课文内容,进而品读课文内容,完成教学思路中的“会文”。接下来由整体插入到部分进行解读。
2、品读重点句段
过渡语:都说读林清玄的散文有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那就让我们开始品吧,看看哪个同学从中品出了甘美的味道。设计这样的过渡语,是为了将学生带入文本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学生指明方向。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品读时候,老师参与其中,和他们一道思考、交流和分享。在学生品读较为充分的情况下,老师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出:同学们,你们品出其中的味道来了吗?接下来,就把你们品出的味道告诉给大家。这样处理,是为了呈现出完全开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积极思维而不受约束,也兼顾了好中差三层次学生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品读过程,是充足、深刻的。交流时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我将引导学生重点品读如下三个内容:
课件出示内容:
昨天过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是个孩子,现在回到童年却办不到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你将来也会长的像爸爸一样大,像外祖母一样老。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去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小鸟飞到空中归窠,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可能沿着同样的路线飞过,可时间已经不是今天,小鸟也不是今天的样子,他们一定也变了。
让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的初步理解。再读,充分地并多形式地朗读(指名读,自邀伙伴读,),再谈自己的感受。联系生活经历启发引导。
师:看着幸福的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心中真是羡慕。于是老师就想呀,我要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就也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了。可是——不可能了。因为我不可能回到和你们一样小的年龄了,因为时间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同学们,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以此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自由说,在切实理解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失望,无奈,伤心等等)小结:是呀,我们从中感受到时间是多么——(板书:宝贵),如流水般,一去再不复返。(板书:一去不复返)
这3个自然段,是围绕“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写的。语言虽平实,含义却深。学生没有切身的经历体验是难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所以,设计了通过朗读和联系生活经历体验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和突破教学重点。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过渡语:正因为作者心里感觉到时间是这么宝贵,所以充满着不尽的着急、悲伤。那他为何这般着急和悲伤呢?过后,作者的心情又为何突然变得高兴、快乐了呢?
课件出示内容: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自由读,说说高兴和快乐的理由。(努力,勤奋,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等等)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能品味词语是能谴词造句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品味词语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力,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通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这里抓住“着急、悲伤”“高兴、快乐”两组词语,通过训练,以引导学生注意词语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同学们,他这么珍惜时间,这么努力奋斗,那他会成功吗?课件出示内容: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自幼立志成为作家,青年时期获遍重要文学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