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正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

2009-07-22 23:13:0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教科书第10--12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容量忽然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理需求,由此过度到第二个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估计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2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联系实际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万博体育app:?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3、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4、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看来不能以杯作容量的单位,大家知道容量用什么作单位吗?

  二、感受容量单位升

  1、出示挂图,说说这些商品的标签上发现了什么?(升、L)

  2、介绍升:是一种常用的容量单位,也可以用字母“L”来表示。

  3、联系生活: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容量单位。并相机说明,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三、感知1升有多少

  1、谈话:实际上,里面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1升。

  出示正方体的容器,用直尺示范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2、引导验证:如果我们把水倒入量杯,可以看出这些水正好1升。

  3、体验1升

  (1)如果我们把这一升水倒入一次性纸杯,估计一下大约可以倒几杯?(操作验证)指出:一个正常人大约每天要喝1-1.5升水。

  (2)如果把1升水这个可乐瓶中,(操作)估计一下这个可乐瓶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升?

  (3)出示水桶,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升上水?(引导学生参照纯净水桶的容量,来估计水桶的容量。)

  四、应用拓展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和第4题。

  五、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六、布置实践作业:

  找一个容量是1升上的物体,用倒水的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教学反思】:

  今天是教学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也为高年学习体积和容积打下基础。

  1、在观察、操作、比较中认识容量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大小明显的两个杯子,让学生发现杯子的容量是有大小的。然后组织学生应用操作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杯子,掌握比较杯子容量大小的方法,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1、2练习,进一步感受这种比较方法,体会容量是有大小的。

  2、在认知冲突中引出容量单位升

  创设一个“比一比,谁家的水壶的容量大?”这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在争论中产生统一和认识容量单位的心理需求,这时及时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容量单位?关于升你知道些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对学生容量单位的欲望。

  3、在估计与验证中认识1升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来感受1升有多少,使学生形成1升的清晰表象。在估计与验证中积累对1升的直观经验,在交流中去强化对1升大小的体验。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